如何改變命運-了凡四訓-積善之方故事下篇

最近重新譯寫了凡四訓,其中裡頭有許多勸善的故事。

勸善的故事嘛,一般當然都是說某某作了什麼好事,所以得了什麼好報,子孫興旺。

至於是不是這樣,為求謹慎起見,還是得稍微考證一番。

畢竟在我的經驗裡,所謂善惡有報,有些結果要追查三代,才可以找到答案。

讓我感到十分開心的是,所有的故事人物,史上皆有其人。

在追查人物的祖上狀況,並追縱他們後代的發展後,

發現這些人物的幾代子孫都頗為興旺,史料裡的事蹟,與故事情節的相符性很高。

可說這些勸善故事的真實性頗高,不算是神話故事。

然而卻有一筆例外,令我非常訝異:

袁了凡寫的故事裡,有戶徐家因為第一代積善,第二代作到高官。

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。

追查之後,我發現第三代表現平平,但是有父親的恩蔭,也還過得不錯。

第四代卻家破人亡:

有事蹟可考的三個兒子裡,下場都十分悲慘。

老大入獄自殺。

老二年輕時被人誣告科舉作弊,從此放棄仕途。晚年在潦倒中死去。

老三發瘋而死。

這非常奇怪,如果一家祖先積善,長房的子孫,與其長孫,不至於發生這樣的事。

其他幾個了凡故事裡的家族,子孫又興又旺,差了一點也是平凡殷實度日,

沒有慘烈到這種家破人亡的程度。

他們家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。

於是我開始在史料中翻找答案,才發現此家族居然存在幾個極力掩蓋的醜事。

這些醜事一環扣著一環,其中故事之曲折離奇,匪夷所思。

鬼影幢幢,Marvel暴表,足有價值拍成電影與戲劇。

整理完後,徐家會家破人亡,只能說完全不意外。

先說抱歉在先,這篇文章很長,閱讀須稍有點耐心。

我會一路細細順寫,如果對徐家四代的故事有所興趣,請繼續往下閱讀。

文中的故事情節皆有所根據,為求順暢,只寫譯完的白話,不放原文。

如果對任何內容出處與字句有問題,大家可以討論。

首先是了凡寫的故事:

常熟人徐栻,號鳳竹。他的父親一直都很富有,有時遇到荒年,往往率先將田租捐出,

作為同鄉人的表率,並將自家的存糧拿出來分給窮困人家。

有天晚上,聽到有鬼在門外唱歌:「真心不騙,真心不騙,徐家的秀才兒子,

要作到舉人了。」一群鬼們接力唱著,歌聲整夜連續不斷。

當年,徐栻果然在鄉試中舉。

徐父於是更努力地積德行善,舉凡修橋鋪路,布施僧侶,救濟窮人。

只要是善事,沒有不盡心盡力的。

後來某天又聽到鬼在門外唱歌:「真心不騙,真心不騙,徐家的舉人兒子,

要作到大官了。」

徐栻果然最後作到兩浙巡撫(事實上明代稱浙江巡撫)。

=============

徐家的背景 :

徐家在當年的常熟是個望族。

第一代,徐父叫作徐天明,他在地方上的名望確實很好,事母至孝,待人寬容誠懇。

第二代,徐栻一生的事蹟,大體來說算是個好官,史書的評價說他能力好,

作了許多不同地區的地方官,勤政愛民,本人品性也不錯,很重情義。

甚至特別舉了個例子,說他對老師嚴訥,侍奉相當恭謹尊敬。

他的官最高當到尚書,因為與大奸相嚴嵩不合,非自願退休回家養老。

故事中,徐栻會出現好多次,為求簡便,我們姑且叫他老徐吧。

要講徐家的悲劇前,要先講到另外一個家族,瞿家的悲劇。

徐家與瞿家的恩怨情仇,就像個茶几一樣,上面滿載著一堆杯具。

其中擔任茶几的角色,是老徐的女兒,在史料中她沒有名字記載,

所以我們叫她小花好了。

瞿家的背景:

瞿家第一代瞿景淳,老瞿。

老瞿小時候是個神童,很聰明。在鄉里間很有名氣,最高作到侍郎。

也是常熟人,也跟嚴嵩不合,也非自願退休回家養老。

老徐與老瞿年齡差不多,同鄉,際遇也蠻像的,大概彼此惺惺相惜,

所以老徐就把小花嫁給了老瞿的長子,大瞿。

小花的不幸,就從她被老徐安排嫁入瞿家開始。

大瞿是個修行種子:

大瞿叫作瞿汝稷,其實他在中國佛教史算是個有點地位的人物。

至於他的樣貌,該怎麼說呢,就是個可能會去修行的人的樣貌。

查找紀錄,他的朋友們是這樣看他的:

朋友A這樣說他:

大瞿阿,他的樣貌用畫像是…嗯,很難畫出來的。

硬要說的話喔,他穿衣服的樣子,就像是錦布披在枯山乾沼上吧。

朋友B這樣說:他的志氣很高,但像個侏儒。

朋友C說:雖然他很矮,但他可是胸懷大志呢!

經考究,大瞿應該不滿150cm,皮膚不太好,相貌蠻醜的。

他的脾氣不太好,非常硬,常常憂國憂民,長吁短嘆,興致一來,大笑大哭,性情中人。

後人畫了他的相,雖然有一點點眼歪嘴斜,相貌清癯,但看起來也還可以啦。

如圖在此:http://imgur.com/sKPAsas

大瞿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該娶妻的人物,先不說他的相貌體格,他還有些特殊經歷:

大瞿小時候生了大病,群醫束手,以為他必死。

昏迷的時候,夢到呂洞賓來,給他個藥方,醒後照吃,居然半天就好了。

從此之後就常常精神恍惚,恍惚之際常常有仙人警告他,不可以結婚與當官,

這會損到他的靈根。

上面這紀錄,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傳說,不管怎麼樣,反正大瞿跟小花就結婚了。

我很醜,但是我很孝順:

大瞿是一個著名的孝子,跟老瞿感情非常地好。

他們父子兩人常常睡在一起,聊著國家大事,文學歷史直到天亮。

老瞿年紀大的時候,有點老不修,變得好色起來。

大瞿擔心爹這樣亂搞會出事,每每急在心裡,但是不知怎麼對爹開口,

有次爹要去尋花問柳,大瞿著急了,跪著拉他的衣袖,什麼都不說,只是一直哭。

老瞿看他這樣,笑著說:「你是最擔心我的,我知道。」

大瞿才放心的起身。(至於後面老瞿是不是沒去虧妹,這沒有寫。)

老瞿死後,大瞿悲痛不已,按照古禮守喪,三年都不碰小花。

瞿家家難暴發:

悲劇就這樣發生了,過了不知幾年,老瞿的老婆,大瞿的媽,

有一天發現了小花跑到二瞿的床上。

二瞿是次子,名字叫作瞿汝夔,這個人非常有意思。

他在中國的天主教史有頗重要的地位,跟利瑪竇混了頗久,

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就是他翻譯的,這些留到後面再講。

至於他的人品,在利瑪竇留下的紀錄裡,說二瞿這人阿,年輕時就不務正業,

聰明不求上進,口才很好。

老瞿死後,交了壞朋友,到處靠爸的名聲招搖撞騙,沉迷鍊金術,把老爹遺產敗光等等。

看看人家怎麼說二瞿的,他跟小花好上,我認為二瞿的責任非常大。

大瞿氣瘋了,跑去跟岳父老徐說,我要把小花休了,把你女兒退婚。老徐不准。

休妻不是請客吃飯那麼簡單:

在這邊要稍微補充一下,明代婚姻其實對婦女還是有那麼一點點點點的保障。

大明律規定,當丈夫的不能隨便納妾,不能隨便休妻,這些都有前提,

否則都要打很多下板子,動不動就七八九十下。

要休妻,有所謂七出三不出,就是七個理由可以休,三個條件下不能休。

三不出是說,這妻子曾幫公婆守過三年喪、陪伴丈夫從窮到富或沒娘家有所歸時,

不能休妻。是蠻人性化的規定。

然而七出裡面有一個姦淫,這條就算三不出的條件滿足,照樣可休妻。

休妻是很慎重的事,不是老子高興拿筆一寫就休了。

要寫好制式的文書,清楚說明休妻的理由,上交縣府裁定,准休,這樣才算完整。

否則都要打板子。

但這休書要是把事情照寫,交上縣府,兩家都是縣裡有頭有臉的人物,

絕對是當時最大的八卦。

徐瞿兩家的十年戰爭:

老徐怎麼可能讓家醜外揚,當然是要求女婿把醜事壓下來,大家有話好說。

大瞿這硬骨頭直接亮底牌,你女兒,我不可能了。堅決退婚。

法律規定不能二妻,我不納妾,必須要娶別人生孩子,我不會讓。

老徐也不是省油的燈,別說整個常熟縣,整個蘇浙都是他老人家久經官場的地盤,

門生故吏滿蘇浙,大小官員都有他的人馬。

老徐派人對縣官施壓,不讓其收休書。

也派了好多人來說情,大瞿都不讓步,唯有退婚,其他不說。

這件事愈鬧愈大,愈來愈多人知道,根本紙包不住火。

瞿家全族決議,把二瞿逐出家門,從此一刀兩斷。當作他從來不存在。

日後很多跟瞿家有關的紀錄,二瞿的資料都被刻意銷毀了,幸好他有跟利瑪竇混,

不然很難弄明白其中的狀況。

老徐百般想辦法要大瞿不要退婚,各種軟硬都來,大瞿不為所動。

事情就這樣僵了好幾年,休書送不出去,小花送不回家。

只能尷尬地待在瞿家,跟大家乾瞪眼。

這樣鬧著鬧著,瞿家的家產幾乎散盡,老瞿的老婆,大瞿的媽,

也因此鬱悶而死。

拖著拖著,老徐最後沒辦法了,反正女婿是不會讓的,只好逼著他放大絕:

派人暗殺女婿。

我很醜,但老天保佑我:

第一次放大絕,老徐派了人拿大棒子,直接衝進瞿家,要把大瞿活活打死。

還好有人救他,大瞿沒死。

第二次放大絕,老徐派人躲在牆上,拿大石頭砸他的矮女婿,沒中。

連放兩次都失敗,老徐真的急了,一不作二不休,出了大陰招。

放出第三次升級版的大絕:

大瞿是一個十分虔誠的佛家居士,脾氣雖然差,但是人品是相當不錯的。

在地方常常受邀參加各種讀書人的討論會。

老徐派人騙他說,某日的晚上,當時佛家的團體蓮社,在某個地方有個聚會,

希望他來參加,大瞿信以為真,答應了。

大瞿去的時候,邀了他的好朋友嚴澂一起去。

嚴是個佛家居士,專修淨土,淨土聖賢錄也有他的傳。

他也是個古琴名家,會彈古琴的版友一定認識他。

結果兩人在夜裡到了聚會的地方,一看怎麼都沒人。

刺客這時跳出來了,亮刀要殺大瞿,結果他看到嚴澂,愣住了,不敢殺大瞿,逃走了。

當時我看到這段,想說這嚴澂是六指琴魔還是怎樣,怎麼人看到他就跑了。

仔細研究我才知道,嚴澂他家老爸,就是嚴訥。

回去第五頁,再看一開始老徐的背景介紹,你會明白這是怎麼回事。

我猜老徐派來的刺客是徐家的核心下屬,所以自然明白,

嚴澂對徐家來說是何等重要的人物。

不可能只殺大瞿,留下嚴澂活口。但嚴澂又是殺不得的,所以只好逃走。

大瞿能如此逃過一劫,我真的覺得是老天在保佑他。

老徐都玩成這樣了,大瞿澈底心寒。

他跑到老瞿的墳上面蓋了一個草屋,每天吃睡拉撒都在那邊,一邊讀書,也不關門,

指著墳上的大樹立誓說:「這就是我要死的地方。」等老徐派人殺他。

現今老瞿的墳陵:http://imgur.com/9uUdBm6

老徐大概也是怕了,女婿既然作得那麼絕,總不可能派人把他殺死在老瞿墳上吧。

這樣作真的要天打雷劈了。

小花最後還是被退婚了:

這事拖了好幾年,大瞿不讓步一定要休小花,老徐不准退。

有人勸大瞿,你就叫小花自殺吧,毒酒一杯下去,我們大家都可以回家休息了。

大瞿堅持不肯,說:「國家有法律,聖賢有規矩,我們一切照規定辦。」

拖著拖著,老徐年紀也大了,他的兒子沒人作大官,沒法延續政治生命,一手遮天。

活著的時候人家看他面子,死後大概擋不住。反正這事也早就鬧到人盡皆知了,

頂多再丟一次臉而已。他想辦法要跟大瞿和解,答應回收小花。

大瞿來到徐家,翁婿倆好多年沒見面了。

老徐一看到他,忍不住多年仇怨,氣火攻心,大罵:「你小子,搞成這樣,不後悔嗎?」

大瞿傲然地嗆他:「當然後悔阿,後悔不能幹掉小花跟我那弟弟。」

老徐聽到這樣說,竟久久不能言語。

後記:

二瞿被逐出家門後,因為迷戀鍊金術,所以他抱著幻想跑去跟利馬竇拜師學習。

這傢伙的人品實在太糟糕了。

但是他給了利瑪竇許多好建議,建議他穿儒服,從士大夫階層打進中國社會傳教。

利用自己的親友關係,安排利瑪竇與不少官員與士人見面,宣說理念。

是利瑪竇傳教相當重要的助手。

諷刺的是,他到很晚年才正式受洗,擁有教籍。

因為他納妾,這違反了天主教教義。

這些故事,大多零散地記錄在瞿家親友的文集裡頭。

差不多就到此為止了。

古代人的習慣是,某個人逝世後,如果有作品留下來。

他的門生或子姪晚輩會去收集編裁他的所有作品,或是相關的書信著作等等,

編成一本文集保存下來。

大瞿死後,本來這些紀錄也是要被煙滅掉的,也就是不編入他的文集內。

畢竟這些醜事實在太難聽了,令家族蒙羞。

大瞿的長子堅持要記下來,全族人都炸鍋鼓譟起來。

長子說:「這些東西就是我死了也要記下來,我要讓後人知道,我爸爸受的委屈,

我跟爸爸都不怕丟臉,因為爸爸是對的。」

於是今天我們才有這個故事看。

我本來以為,小花回到徐家後,這事就結了。

或許是因為這老徐晚年為了小花一事,幹了一堆壞事,有一就有二,

停不下來了。

最後大敗其家善德的關係,孫輩才會家破人亡。

但是怎麼想都覺得,這報應也報得太重了阿,不成比例。

了不起就子孫不孝,大家敗光家產就罷了,何苦會弄到家破人亡,實在沒道理。

於是再去細細考證,發現原來故事還沒結束,這小花回到徐家,竟也興起一陣腥風血雨。

篇幅已長,請見下回分曉。

參考資料:

《明史》《瞿冏卿集》《常熟縣志》《蘇州府志》《柳南隨筆》

《牧齋初學集》《利瑪竇中國札記》《瞿忠宣公集》

回到娘家之後的小花與她的不快樂大夥伴們:

話說小花回到徐家之後,老徐非常生氣,想要強迫小花自殺。

這件事被他的太太,小花媽給阻止了。

當媽媽的非常同情女兒,雖然發生了這些大禍事,她還是站在女兒這邊。

老徐沒辦法,只好把小花軟禁起來,不准她出門。

小花這被一關,下一次見到父親老徐,已經是在他的喪禮上了。

老徐死後,他的長子徐尚德接掌家業,一樣把小花妹妹關在家裡。

徐尚德這位仁兄,史上的紀錄很少,他只有秀才的功名。

故事中我們先叫他徐爸吧。

到底是家境殷實的關係,還是懶散不唸書,這個就不曉得了。

但有紀錄說,這位徐爸仁兄,驕傲奢侈,喜好女色。

看起來是老徐沒有把兒子教好,家教出了嚴重問題。

對照其他了凡故事中的讀書人家,徐家後代是最有錢的,也是最不重視唸書的。

徐尚德在故事中是一個不重要的人物,重要的是他的三個兒子。

其實他不止三個兒子,但這三個是最重要的。

老大徐昌祚,大徐。徐家長孫。

老二徐復祚,二徐。

老么徐鼎祚,還是叫小徐好了。

今天我們有故事看,要感謝二徐。他是一個在晚明相當有名的戲曲作家,

有在研究明清中國戲曲的人一定知道他。

他的文集裡面詳實收錄了小花帶來的腥風血雨。

雖然小花本人其實算是比較無辜的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徐家三兄弟的故事:

徐爸一輩子娶了三個老婆一個妾。

第一個老婆歸氏死了後,徐爸續弦娶了黃氏。

不久再納妾周氏,她是大徐跟二徐的媽。

周氏是一個相當賢淑的女子,性格寬厚,努力操持家務,老徐跟徐爸都很喜歡她。

然而好景不常,二老婆黃氏不久也過世了,

在大徐六歲,二徐五歲的時候,徐爸沒有把出身不高的周氏扶正,

而是新娶了第三個老婆,安氏。

安氏個性非常潑辣嚴厲,徐爸又不是抖M,幹麻找個母老虎來虐自己呢?

原來是安家非常有錢,巨富,家產有百萬兩銀的規模,地方號稱他們家為安百萬。

自從安氏入門徐家,周氏的地位就產生了變化。

兩個人相處得不是很好,周氏畢竟個性較好,身份也較低,只能一直讓著對方。

成日鬱鬱寡歡,在大徐十三歲時就死了。

安氏待大徐二徐其實不算好,她比較疼自己親生的小徐,兄弟間自小彼此心有芥蒂。

這種下了日後的禍根。

二徐蒙受誣告之禍:

二徐在二十六歲時,被鄉里的仇家誣告他賄賂考官。

那年不僅他鄉試沒過,還被數次提訊,折騰不已。

還好遇到一個腦袋清楚的縣令,喝問那個告他的人,主考官是誰,被賄賂的人又是誰?

對方完全答不出來,這事才了結。

除此之外,二徐文中自稱,還有另一事情遭人誣告,百口莫辯。

細節沒有多寫,此官司纏訟十年之久,才遇到三個他稱為恩公的官員為他脫罪。

經過這些事後,嚴重影響二徐的人生,他怎麼考都考不上功名,

最後放棄仕途,專心創作戲曲。

有些學者認為,這兩個誣告是同一件事,也是他不再意於仕途的原因。

至於實情如何,他留下的資料不足,就很難說了。

小花再續花燭:

徐爸是長子,大徐是長孫。徐爸死後,大徐掌家。

小花被關了十數年,年紀也大了,老徐死的時候分家產,都分給了兒子們,

她一丁點兒都沒拿到。在那個年代,一般女兒是沒有資格分家的。

小花媽心疼女兒,把自己的私產幾乎都留給小花了,所以她雖然被關在徐家,

不得出門,就是日子過得悶了一點,生活其實還是很優渥的。

婚姻的對象真的很重要,這不僅可以套在小花的人生裡,

也可以套在大徐的命運裡。

大徐的老婆姓王,大徐掌家後,在老婆大徐嫂的主意下,終於把小花給放了出來。

其實大徐嫂有別的目的。

大徐嫂努力與小花打好關係,兩人混熟後,大徐嫂每每表示同情小花的遭遇,

並自告奮勇幫她說媒,鼓勵她再嫁,說著說著,小花也心動了。

一天大徐夫婦告訴小花,在隔壁縣有個家境殷實的讀書人家,

家主中年喪妻,品格敦厚。想找個老伴互相支持,已經幫她說媒好了。

畢竟小花的名聲在家鄉太臭,所以找遠一點的也是蠻合理的。

夫婦兩說,會安排小花,在夜裡時偷偷出門,

對方會有人接應,到了鄰縣,一切萬事大吉。

老實說吧,這段紀錄我覺得實在很怪,古時嫁娶都蠻隆重的,

這樣弄簡直是搞得在私奔一樣。

不過小花在鄉里的名聲不好,弄成這樣子,好像也不是沒道理。

反正二徐是這樣寫的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小花說她不會游泳:

見證崩潰的時刻終於來臨,根據二徐的記述:

那天夜裡,大徐夫婦吩咐家僕帶著小花乘船,前往與對方說好的接應地點。

小花帶著已經走了許久的老母親,留給她的財富當作第二次嫁妝,上船出發。

誰知道,家奴待船開到河心,把小花的財寶跟身上值錢的都西都搶光。

並把小花推到水裡。

小花確實不會游泳,但她撐了一段時間。

家奴開始搶東西時,她才發現受騙,被推到水裡後,仍是不斷乾嚎哭叫,

大喊:「老天爺,昌祚(大徐名)夫婦殺我!」

家僕有個叫凌阿周的,拿起推船前進的那個篙,一直打她戳她的頭。

打到小花沉下去為止。

不久,小花浮了上來。

這件事在鄉里鬧得很大,畢竟徐家在當地非常有名。

大家都覺得非常奇怪,為什麼那個徐家久沒出門的不貞棄婦,會這樣浮在河上。

徐家的解釋是小花自己私奔,途中不知怎麼搞地溺死了。

鄉親們又不是智障,哪來一個歐巴桑大半夜吃飽沒事幹,

身上啥東西都沒帶,也沒人安排接應自己會跑去搭船的。

何況歐巴桑出門大家不會知道喔,她有輕功翻牆喔。

大概徐家平常得罪人多,名聲很差,或是風聲有走漏,所以流言誹語四起,

古往今來的鄉民其實都是一樣的。

即使缺乏直接證據,依然無法阻止鄉民們大大展現了豐富的想像力。

有好事之徒編了小短劇,啥”沉姑傳”,”殺姑傳”,”徐姑傳”等等傳播鄉里,

群聲沸騰。

大徐夫婦看風聲不對,跑去京城,以補官的理由避風頭。

當時老徐生前官大,朝廷對這些重臣都有福利,

他們可以按自己的官級來恩蔭其中幾位子女,去吏部補個小官作作,過過癮。

當年應該是長子徐爸要被補上,徐爸靠著妻家安氏的錢財,

在富庶的江南過得開心得不得了,根本捨不得上京當官。

就把機會讓給兒子大徐,大徐跟老爸一樣,也懶得去補官,

這時避避風頭剛好用上。只能說是另類祖蔭了。

這件事當事人不是死了就是跑光了,風波慢慢平息。

這年大徐三十二歲,二徐三十一歲。

十八年後,黃泉相會,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:

時間過得很快,大徐在外頭作官十四年,退休回家。

又過了四年,徐家兄弟因為分家吵架,所有的矛盾都一次爆發開來。

小徐終於要登場了!真是可悲可歎!

小徐覺是媽媽家裡帶來的財富,支撐起徐爸之後的徐家,

所以自己理應分多一點。大徐說他是老大,分家是他說得算,兩人吵得不可開交。

沒想到這小徐真絕,跑去告官,公開大徐的十二大罪狀之餘,

還告發大徐謀殺姑母小花,把所有的事都抖出來了。

本來平息的事端,又從鄉親的記憶中全部被喚了起來。

民聲沸騰,大徐很快就被抓到牢裡,等候審問。

大徐左等右等,突然獄卒告訴他說,有人來探監。

二徐這邊沒寫太清楚,所以不曉得大徐是不是認識那人。

那人的名字叫奎,我猜是徐家的故交或朋友吧,所以大家認識,知道名字。

反正奎跟大徐聊天聊得很愉快,邊安慰他,還與他下棋解悶。

到了晚上,下到一半,這位奎兄突然揪住大徐,眼露兇光。

大徐大驚,大叫:「你要殺我嗎?」

奎拔出刀子,說:「正是來殺你的,這是你弟的意思,不要怨我。」

大徐邊逃邊叫,奎追不到他,只好用刀丟他,沒中。

大徐突然覺得人生沒意思了,弄成這樣,有夠悲涼,把刀撿起來,割自己的脖子自殺。

這時獄卒趕到,制止大徐,殺手趁亂逃走,獄中亂成一團。

大徐雖然沒拿刀割死自己,但他已經沒有求生意願。五天沒吃飯,絕食死了。

骨肉相殘,徐家完蛋:

這年大徐五十歲,二徐四十九歲。

大徐死後,二徐崩潰了。

那是他從小一起長大,感情最好的同母哥哥。

二徐恨死這個異母弟小徐,他在文集裡自己說,他知道大哥不對,這是報應。

但是這個可惡的小弟,只為了爭點財利,揭發大哥,以致他喪命,讓徐家丟盡顏面。

實在罪該萬死,他恨小弟入骨無法釋懷。

二徐在文集中自白,自此,他發揮劇作家的影響力,把暗殺與爭產故事到處加油添醋,

偷偷寫信給鄉里的許多人,毀盡了小徐的名聲,小徐不知道是他幹的。

以上這些故事,可說都是二徐的記述。

下面這個後續,是同鄉的鄉民,錢希言所寫的,他也記錄了徐家骨肉相殘的嚴酷,

扣掉那些二徐已經寫的事情,我們來看看他多寫了什麼:

二徐繼續發揮他劇作家說故事的功力,找來時下一大堆善書,裡面很多因果報應的故事。

二徐把這些一一告訴小徐,道盡古今因果報應的慘狀與道理,

小徐被嚇得寒心不已,一直懺悔,每日憂鬱驚恐。

更可怕的是,他常在家裡見到大徐幽幽地看著他,捉弄他,小徐從此精神失常。

四年後,小徐到無錫的惠山寺郊遊,突然聽到,大徐似乎就在身邊的笑聲。

笑聲很快停了,又聽到大徐在罵他的聲音。

小徐嚇到全身發抖,站不住了,驚恐地問旁邊的隨從有沒有聽見。

大家都說沒有。

小徐到處顧盼,四週都靜靜的,沒有聲音。

他馬上叫大家啟程回家,在家裡病了七天。

第七天時,他看到大徐坐在他旁邊守著他,不久小徐就嚥氣了。

二徐的晚年:

經過這些事後,徐家徹底敗落。

小徐死了,二徐沒有感到高興,大徐畢竟也回不來了。

悲憤的二徐壞掉了,開始怨天尤人,遷怒自家的不幸。

他恨抓哥哥投獄的縣令楊漣,也恨大力支持楊漣秉公執法的同鄉士紳顧大章。

他開始用盡能力找到機會就詆毀與誣告他們。

二徐的是非不分,讓當時許多讀書人很瞧不起他。

當年明代的朝廷政治相當混亂,大太監魏忠賢專權,與東林黨人惡鬥。

楊漣與顧大章,與其他四位仁兄合稱東林六君子,他們都是剛直正派的君子。

他們後來全被魏忠賢害死於獄中,那時候二徐已經快七十歲了,他聽到消息,

居然仰天大笑,說:「沒想到我這個鄉村野夫,到這七十歲要死的年紀了,

還可以親眼看到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象,好爽窩。」

太經典了,茲錄原文如下:

不意我村老以七十垂死之年,而亦得目睹此擴清景象也,幸哉。

這個人的品格,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。可恨之人往往有其可憐之處。

二徐其實一生頗為悲慘,他十六歲娶妻,妻子是知名劇作家張鳳翼的姪女,

兩人感情非常好,情深愛篤。

沒想到妻子二十一歲時生了一種皮膚怪病,尋遍名醫,怎麼治都治不好。

後來太太病重,二徐好不容易請到一位高明的道士,用一種叫”月孛術”的延命道術,

為太太祈福,他已經無計可施了。

道士施法後,告知他因為徐家福澤不足,所以法術失敗,要二徐死心。

果然太太沒熬過去,年紀才三十三歲就死了。

這是小花滅頂五年後的事情,彼此有沒有關係,沒辦法證明。

在他最黃金的十年內,25-35歲,死了結髮妻子,被人誣告纏訟官司。

科舉屢試不第,真的是人生的書頁上充滿了皺折。

也是在這期間,自己的哥哥謀殺了姑姑。如果他的人格沒有扭曲,那實在也很不容易了。

二徐自從家破後,專心創作戲曲,把自己的人生故事融入劇作,留下不少好作品。

他作品裡的人物善惡分明,刻畫個性栩栩如生,很多都有影射的對象。

比如他的作品《宵光劍》,寫得就是骨肉相殘的故事。

《投梭記》,影射諷刺東林黨人等等。

他的晚年非常悽苦,家裡沒什麼錢,後娶的妻子沒有暖的衣服穿。兒子天天哭著喊餓。

最後在窮困、失意與憤恨中死去,享年六十七歲多些。

他的逝年一直有爭議,差別在兩三年內。現在尚難有定論。

大多作品也沒有流傳下來。

後記:

徐家會搞成這樣,用因果報應解釋多少還是有點道理的。

一個小花釀成的悲劇,從瞿家燒回自己徐家,引燃家中隱藏的許多火藥,

整家爆炸,一步錯,步步錯,一切都回不去了。

其中的恩怨一環扣著一環,連接而生,愈鬧愈大,真是令人不寒而慄。

袁了凡與徐家第三代同輩,他記載徐家一二代的故事時,其實沉姑案已經發生了。

大概古時候消息傳播得慢,大家又極力掩飾,所以他不曉得那麼多即時的事情,

不然我想他應該不會挑這故事來寫。

畢竟徐家後期骨肉相殘的時候,了凡已辭世不久。

姑且不管因果報應吧,徐家的家教有問題是事實。

如果要說小花沒被老徐教好,這樣講或許在舊時代以前是正論,

但以今人的觀點看起來,她真的很可憐,遭遇也很淒慘。

如果瞿家事發時,大瞿逼她自殺,之後的故事完全就不一樣了。

幸與不幸,該如何定義呢?

老徐為了掩女兒過,機關算盡,不擇手段,丈勢欺人。

不僅是晚節不保,也給他的子女作了非常糟糕的示範。

大徐看在眼裡,我想這是有點影響的。

至於徐爸這人,揮霍又好色,所以他的兒子們也是有樣學樣,

驕奢無德,人品真的只能用不端來形容了。

人的價值觀影響人的選擇,如果徐爸不起貪念,讓周氏扶正,

沒有娶安氏進門,徐家的故事大概也不一樣了吧。

家裡的好福報,讓他們有好財富,如果他們只是一般的平民,

恐怕還不致於招惹這樣的禍事。沒想到財富長助了他們的貪念,

成為舉家敗亡的主因,是何等諷刺。

與其說要拼命行善事得好報,不如努力先養成樸實端正的人品,

老實點過生活,以此為家風,還來得更有保障些。看看徐家,這是多麼遺憾的例子。

只因為家風不太行,當貪念一起,招致禍害,如同滾雪球一般,再也無法抽身。

福禍這些東西,一時間是一種樣子,時間拉長回頭看,感覺又可能不一樣了。

只用凡人的智慧眼界,恐怕是很難斷論的。

[以上全文完]

參考資料:

《明史》《常熟縣志》《蘇州府志》《花當閣叢談》

《家兒私語》《松樞十九山》

相關文章

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