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改變命運-了凡四訓-積善之方故事上篇

如果要得到福澤,遠離禍害,還沒說到行善,必須先要改正自己的過錯。

改過的基礎建立在自省與付諸執行,了解這些後,接著進入討論如何累積善德。

了凡在這裡舉了十個善行得善報的故事,我另外一一進行考據,考證其真實性,加入適當的補充。

補充資料都出於可考之史料,如果有錯漏謬誤,煩請諸版友務必指正,幫助我更正文章。

亮藍字的部份是了凡的原文,餘為我的補充與考證。

]第三篇 積善之方

易經裡說到:「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。」

過去顏家將女兒嫁給叔梁紇(孔子父親)的時候,可以把孔家一代代祖先積德的事跡描述出來,

便能推測他的子孫必有興家的人。

孔子稱讚舜,說:「舜因為行大孝之故,他的子孫繁盛,代代興旺保有對祖先的祭祀。」

這些都是真實的正論。

我們可以試著用一些過去的故事證明這個道理:

1.

少師(高官才能享有的尊榮虛銜)楊榮,是建寧人(今福建山區),楊家祖上以擺渡為職業。

有次久雨成災,溪水暴漲沖毀了許多民宅,許多溺死的人從上游流下來,

其他的舟船都在撈取貨物,只有少師的曾祖父與祖父努力地救人,沒有去撈貨物。鄉裡的人都笑他們笨。

等到少師的父親出生,家境才漸漸寬裕。

有一個神仙化作道人,告訴他父親:「你的祖父有陰德,子孫當要顯貴,最好葬在某個地方。」

楊家依道人的指點遷葬,就是今天稱為白兔墳的地方。

後來少師出生,年輕時就高中登第(29歲中進士第五名),位至三公(三公在古時,是為官最高尊榮的地位)。

國家加恩賜官給他的曾祖,祖父與父親一樣的官位(追封三公,工部尚書與大學士銜)。

楊家子孫昌盛顯貴,到現在還有許多出色賢能的人。(楊榮離了凡的時代大概150年左右。)

我沒有在其他史料找到楊家祖上擺渡的記載,一般正史不會寫到那麼細,

這類的故事多出於家譜,宗族故事,地方志或讀書人的筆記內。

這個故事只有了凡提到,但推理起來應該不假。

這邊可以再補充幾個正史裡楊家的故事。楊家之所以能出個賢相子孫,應該不止擺渡救人之功。

正史裡的楊家,確實差不多大概到楊榮的祖父楊達卿壯年時期才開始寬裕。

楊達卿的年代正值元末亂世,他在鄉間是個有賢名的讀書人,但不願意出來作官。

那時社會非常動亂,漢人動輒遭禍,達卿非常地謹慎。

楊家所在的福建建甌縣,其實是非常貧窮的鄉野山地,一次全省發生大饑荒(1353年,達卿48歲),

達卿想要拿出自己家的積蓄盡力救災,又擔心人家告發他欲買民心造反,

為求低調,就跟鄉裡人謊稱自己家境漸富,想要幫祖上的風水造林。

約定好只要鄉民願意在大富山上種好一顆樹,就給一斗米酬勞。

一斗米在當時是很優沃的,可以讓一個壯丁吃一週的時間沒問題。

只要鄉民來跟他報種了多少樹,不論來幾次,報幾棵,他也不去查驗,來報他就給。

其實鄉民也都知道他的厚意,大家盡力地種樹,非常感恩他。

過了十幾年後,達卿老了,大富山上的樹也都長大了。

根據楊家宗譜記載,老達卿一天睡午覺,夢到一個拿個拐杖的白衣老先生跟他說:

「你種的樹已經長成了。」

老達卿醒來後,猜測老人是山神所化,於是定下規矩,這山上的樹子孫代代都不能砍伐,

唯有幾個例外可以使用:

建廟、蓋學校、為鄉里搭橋、幫無居窮者建房、死後子孫無錢買棺者立棺。ˉ

楊家子孫代代遵守這個遺訓,到現在已經六百年了還是如此,稱為萬木林,是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。

這個故事因為楊榮顯達後,才被收錄至正式官方的地方志裡。

達卿一生行善無數,正史載他施藥救人,助人贖妻,造橋鋪路,接濟施棺等等不可計數。

民間都說,達卿雖然本無意於風水,但這大富山上的萬林必然造就了楊家的好風水。

至於達卿的墳位,地方志上記載,有一年建甌當地的一個東岳廟被大火燒毀。

達卿聽到消息,主動帶人捐財捐木要幫忙重建到好。

住持的道長非常感動,破例親自選了廟後白鶴山上的一塊地給達卿作為風水之用,

並預言日後楊家必出人物。這也成為史上福建風水家皆知的名穴之一。

了凡的故事講的是達卿的父親遷葬於白兔穴上,一家數代都得到好風水,

這確實也不是平白無故的。

至於楊榮這個人,也是史上少有的賢相。明初的賢臣三楊之一。

他三十一歲就進入明朝的內閣(31歲當上國家的部會首長),後來更當上內閣首輔(宰相),史稱機敏能謀斷。

只要閣臣吵架,或是與太監、皇帝間鬧有矛盾,施政沒有辦法決定,楊榮一到,

只消聽幾句話,就能將事情作好妥善的處理,而且眾人心服口服。

朱棣靖難之後得位不正,楊榮盡力輔佐他安民治國,在他的盛怒下不知勸諫救了多少大臣。

朱棣第五次北伐蒙古,死於歸途,楊榮當機立斷,命工匠收集軍中所有錫器熔成大桶,

把皇帝封在裡頭,秘不發喪。以免國家軍心不穩,皇子間奪位。

野史說楊榮為了守密將工匠滅口,不曉得是否為真實。

然而我個人認為這就算屬實,也實在無可厚非,只要善待工匠的後人即可。

楊榮因父喪回鄉處理,順道清查鄉民們的債權,將那些實在窮到還不起的借條都燒掉。

鄉人中只要因窮困無法生活,無法安葬的人,他統統一起接濟處理。

窮人家窮到無法嫁娶,也是他作主安排幫忙,鄉人間田產有糾紛實在沒辦法弄好的,

他把自己的田產拿出來分給對方,鄉人們都非常感激。

喪期還未結束,皇帝急著要他回朝復官,鄉親們為他送行時,都因為捨不得他離開而流淚。

2.

楊自懲,鄞人(今浙江寧波)。一開始為縣府裡的書吏,為人厚道,守法且處事公平。

(當時縣裡的小吏貪污枉法的機會很多,能夠保持清廉並不多見。)

當時的縣官為人嚴肅,有一次鞭打囚犯,打到全身是血了,憤怒還沒止息。

楊自懲跪下為囚犯說情。縣官說:「這傢伙犯法違背常理,實在讓人沒辦法不生氣。」

自懲對縣官磕頭說:「上失其道(朝廷失去正道,無法成為好表率),民間對其失去信心已有段時間了,

(其實他說這句話很危險,自懲的年代離靖難時大概三十多年,這句話不曉得是真還是假的,

燕王朱棣以皇叔的名義,奪位於姪子建文帝,史稱靖難之變,為此殺了不少不認他為正統繼承者的大臣。

如果是真的,朝廷知道追究起來,他可能會因此遭罪殺頭,不是開玩笑的。)

審案知悉了實際的狀況,不論案情如何,應該要為他們感到傷心,不能因為釐清了案情而感到高興;

既然高興都不適宜了,更何況是生氣呢?」

聽完這番話,縣官的面容便平和了下來。

楊家相當窮,別人的贈禮卻是無一收受。遇到囚犯沒有東西吃,往往想盡辦法接濟。

有一天,有新來的囚犯好幾人餓肚子,楊家的米又不夠;分給囚犯的話自己家人就沒法吃了;

只顧自己家,這樣那些囚犯又十分可憐。自懲感到十分為難,只好與妻子商量。

妻子問他:「這些犯人是從哪來的?」自懲回答:「從杭州來的,沿路忍著饑餓,面容都是慘白菜色。」

於是兩人決定把自家的米煮粥分給犯人們。

(古時官差押囚,重犯便是帶枷上路,輕犯往往是手綁起來拉成一串,都是用走的。

杭州到寧波的直線距離是一百五十公里左右,走官道要三天才能走到,中間都沒吃飯可能是會死人的。)

後來自懲生了兩個兒子,長子叫楊守陳,次子叫楊守址,兩人官至南北的吏部侍郎。

(明制南北兩京,都設六部尚書,相當於部會的部長,侍郎是副部長。

守陳是北京吏部右侍郎,守址是南京吏部右侍郎。)

自懲的長孫(楊茂元,守陳長子)為刑部侍郎,次孫(楊茂仁,守陳次子)為四川廉憲(按察使,為司風紀的監察官)。

都是名臣;今代的楊德政(字楚亭),也是這家的後代。

了凡寫這個鄞縣楊氏的故事只有這樣,在可考的事實裡,自懲確實當過縣吏。

鏡川楊氏在明代是非常有名的家族,一家二代內出了六個進士,這是非常誇張罕見的事情。

如果算上守址的長女婿陸偁(鄞縣的望族西湖陸氏),還有他的三個兒子,他們都是進士。

那楊家三代內就是十個進士,姓楊的六個,姓陸的四個(含一個女婿)。

楊家的故事很長,我儘量簡寫。

楊家第一代,自懲的父親叫楊范,是一個教書先生,一生無意於功名,勤儉自苦,

他的相貌相當俊俏,然而個性十分剛直,聲名頗佳,教學十分嚴格,

在寧波地區,當時文風最盛的江南一代,教育了不知多少讀書人。

楊范有三個兒子,自懲,自悆與自忞。這三個兒子考了一輩子功名,都是槓龜,別說舉人,

在正史的紀錄上,他們應該連正式秀才都沒有。只能由地方官推薦去跨級考舉人。

自懲是長子,學問公認比父親還要好,少年時就有賢名,精通易經。

自懲的際遇可以從他留下的詩作看到,很是值得同情,考了一輩子的科舉,什麼都沒有。

有次考完沒有上榜,灰心喪志,在家鄉外躊躇良久,不敢回家。

後來當了一輩子的塾師,像父親一樣刻苦勤儉,畢生在鄉里間教育英才,氣節為大家感佩。

了凡文中的縣官,應該是胡敏,胡知縣用強迫的要求自懲去當他的幕僚六年,

自懲是很不情願的,因為這樣他少了兩次考試的機會,但是收入確實得到改善。

六年過去後,自懲到他離世前又考了兩次舉人,都是槓龜,於是他就在鬱鬱不得志的情況下放棄了。

沒想到,過了幾年,兒子守陳中了浙江的解元(舉人第一名),自懲接到消息,實在喜出望外。

覺得一生的努力都值得了。

隔年,守陳考進士又中了,二甲排名五十多,被選為庶吉士,自懲簡直樂瘋了,

庶吉士可以說是高官儲備幹部,很有機會進入翰林院,可說是平步青雲。

在明清時,要入內閣,一定要先點翰林,要進翰林院之前,庶吉士的資格幾乎是必要的。

換句話說,沒有庶吉士,較大機會就是起任地方官,起頭就進不了中央權力機構。

了凡本人是三甲,沒被選為庶吉士。所以他從知縣幹起,後面被丟去監軍,都算是世俗認為的苦差事。

以守陳的名次被選進去,算是不太容易了,不曉得是什麼原因。

自懲聽到消息後,寫了詩說,自己一生沒有遺憾了。

這一年他便去世,享年五十七歲。

守陳在明代算是個還不錯的官,楊家在守陳中進士後開始大爆發,

接著是十多年後自悆的兒子守隨中二甲。

然後守陳的長子茂元也中二甲。下一屆,自懲的二子守址中了榜眼。

相繼幾年間,自忞的兒子守隅與守陳的二子茂仁相繼登科。

文中的德政,是其他房的後代,也被選上庶吉士。

包括德政,鏡川楊氏尚出了幾名進士,但都與自懲這房無關了。

鏡川楊氏在自懲這房爆發了這兩代,第二代四人,第三代二人。

自此之後,幾代內就沒了。

我認為這與楊家文風興盛,六個進士的官名都是清顯剛直,

還有父親與祖父造育英才無數,亦勤儉持家的祖德流芳有關係。

一般來說如果依靠祖德,後人沒特力在行善積德的話,會報在長房的成份多些。

因此守陳這長房又出了兩個進士,或許可能是這樣的緣故吧。

不過看到自懲在衙內對待囚犯如此仁厚,就可想而知他平日的為人,

應該也是累積不少善德,這房會爆發成這樣,好像也不顯得奇怪了。

如果自懲用了凡的方式求取功名,會不會他自己也有機會登科了呢?

這個可能性永遠無法驗證了。

然而,自懲離世十年後,因為守陳在翰林院時表現甚嘉,

英宗下詔追封自懲為翰林院編修(二甲進士及第剛入朝時,入翰林院一般會被授與的官位)。

這也算是一個填充他遺憾的榮耀了。詔書裡其中一個褒賞自懲的理由是行善不怠。

我想這大概就是自懲一生的寫照吧。

3.

明英宗正統年間,在福建有個叫鄧茂七的賊人作亂,鄉民與官員依附的不少。

(這個民變達十多萬人參與,禍及二十幾個縣城還殺了官員,規模不小。)

朝廷起用鄞縣(浙江寧波)出身的都憲(司法官)張楷南征(事實上是當監軍,但是有號令閩浙諸將的軍權)。

張楷用計抓殺賊頭之後,請布政司(省政府)的都事(一般基層武官,約六七品)謝某去搜殺東邊路線的賊黨。

謝都事弄來依附賊人的名冊,其他沒有降賊的百姓,偷偷發給每戶一個白布小旗。

約好出兵捉賊的那天,把旗子插在門口,讓兵士不至於錯殺,這樣的安排避免了萬人受害。

後來謝都事的兒子謝遷中了狀元,當了宰相(內閣首輔),孫子謝丕,中了探花。

我目前沒有找到其他史料在謝都事這段的記載,可能要查謝遷的家譜才能再確認他的出身。

張楷班師回朝後,內閣開會認為他打得很差,還把他關起來了。

但是張楷確實成功勦滅大半鄧茂七的勢力,且讓其戰死。

當時的情況,民與賊混雜,官兵勢大時,賊兵都化整為零變平民了,

官兵勢小時,大家又跑出來亂,官府根本搞不清哪些民人附賊,處理起來非常頭痛。

如果謝都事真的有本事弄來名冊,這是奇功一件,但實在很不容易。

謝遷也是個史上有賢名的賢相,他的諡號是文官的最高榮譽文正,與了凡差50年左右。

史上以善於言談,公直敢言、不畏暴逆著稱,當時明武宗昏庸,寵信大宦官劉瑾。

劉瑾囂張的程度大家可以自己wiki,謝遷這位仁兄多次跟皇帝爭論劉瑾的事,

皇帝都不理他。爭到最後他很有guts,直接烙話說,劉瑾這傢伙非殺不可。

皇帝還是不置可否,謝遷見狀就退休還鄉了。

當時朝野都很擔心謝遷的安危,因為敢跟劉謹對幹說要宰掉他的官員,真的都沒有好下場,

劉瑾的黨羽遍布全國,明殺暗殺掉不知多少反對他的官員。

王陽明也是一個公開出面要求皇帝殺劉謹的例子,結果被打了幾十大板,屁股都爛掉了,差點身亡。

還被貶到邊疆中的邊疆,劉瑾派人在途中要暗殺陽明。陽明只好假裝跳水詐死躲過此難。

謝遷的名望高,所以劉瑾不敢殺他,只能搞些小動作排擠親近他的官員,

罷掉他的弟弟與兒子的官位。

謝遷的弟弟謝迪也是進士,與王陽明同榜。兒子謝丕與嚴嵩同榜,一門三位進士,也是十分不容易了。

前面那個故事裡的鏡川楊家在史上也都是跟劉瑾對幹的,楊家進士有的拒絕賄賂劉瑾,

有的聯名彈劾他,有的不願意拍馬,結果大家都被排擠,到了劉瑾死後才出頭。

在壽康寶鑑裡還記載了一個謝遷的故事:

在謝遷還沒登第前,在毗陵(今江蘇)的地方當家庭教師。這家的女兒有次趁父母外出不在,

直接跑去謝遷那邊。(要作什麼事就沒說了,但在該時代女子未嫁作這樣的事,時人視為委身誘惑。)

謝遷正色訓導她,女孩子還沒嫁就失身於人,這是終身的污點。

這會讓父母丈夫都十分丟臉,再用非常嚴厲的神色拒絕她。

女子感到慚愧就離開了。隔日謝遷也辭職了。

後人說,謝遷因為能抗拒女色的誘惑,這個德性與他中狀元不無關係。

以我的了解,邪淫確實最傷功名,要是此故事為真,謝遷碰了可能真的沒狀元。

不過說真的,我是很懷疑這個故事。因為以謝遷君子的德性,為了顧全女子的名節顏面,

一定不會跟外人說這件事。除非女孩子自己說出去,不過應該下場不好,

所以到底這故事怎麼會流傳,我也不知道。

這個故事我為了考證花了不少時間,最後才查到是在壽康寶鑑裡,

網路有些資料直接說這是出自謝文正公集,這其實蠻不好的,

第一謝文正公集沒這記載,第二謝遷不可能把這故事寫出來。

版友在引用與爬梳文章時要相當留意,用不正確的資訊流傳勸善,

有時會誤導他人,以訛傳訛,這不見得是善的事情。

但不管怎麼說,謝遷是一個受到時人尊敬,很有德性的君子,是個不爭的事實。

或許他的功名,與他本身的德性也離不開關係吧。

4.

福建莆田的林姓家族,祖先有個老母親喜歡作善事。常常作粉團(芝麻球,感謝板友考證補充)布施給別人,

只要來跟她要,都會給對方,而且不見她有疲憊厭煩的臉色;

有一個神仙化身為道人,每天早上跟她索要六七個粉團。這位婦人天天都給他,整整三年如一日。

仙人知道婦人行善的心是至誠的,就告訴她:我吃妳三年粉團,該怎麼報答妳好呢?

這樣吧,你家後面有一塊地,葬在那邊,妳的子孫官爵有一升芝麻那麼多。

婦人的兒子依仙人的指點葬了母親,第一代就有九人登第,世世代代當官的非常多。

福建的民謠都說福建的進士開榜,不可能沒有姓林的。

這個故事可能只是個地方傳說,因為無法考據到哪個家族第一世就出了九個進士,過於誇張了。

至少沒有發生在明朝,畢竟前面的鏡川陽家光是兩代六進士,就已經轟動朝野了。

然而,只看明朝一代的話,確實每一榜的進士福建林家會出5-7人。其中莆田縣林姓每榜平均會有一人。

明代全國大約有1200個縣,每榜大概從明初時一百人,到明中期之後約250-350人一榜。

雖然確實有幾個榜莆田林家是槓龜的,但以平均來說,莆田林家確實是很厲害的。

尤其在1514年,莆田林家出了四個,1517年中了五個。(了凡是1533年出生的。)

在當年也是轟動一時的事,一世要出九個機會是有的,但應該不是在很近的同一房裡。

不論如何,這個故事的傳說成份很大,只能說莆田林家的文風是很興旺的。

5.

馮琦馮太史,號琢菴,他的父親當時是在縣學裡就學的秀才。某天嚴冬早起上學,在路上看到一個人,

倒在雪裡。用手摸他,都已經半僵硬了。於是趕忙把自己的綿外套給他穿上,扶著他回家救醒。

事後夢到有神告訴他:「你救人一命,出於至誠的真心,我派韓琦作你的孩子。」

不久,琢菴出生了,就將他取名為馮琦。

先講韓琦,韓琦是北宋名臣,文武雙全,出將入相,其知名的程度足以千古傳頌。

馮琦與他的年代差了足五百年。

史書上說,馮琦少幼時就聰明絕頂,19歲及第選庶吉士,可以說是少見的天才。

要談馮琦,要先從他整個家族說起,他的曾祖到他四人,都是進士。

曾祖馮裕,是軍戶的孩子出身。從小家裡非常地窮,沒有背景,靠叔母把他養大,讀書非常刻苦。

三十歲進士及第,六十七歲離世,一生近三十年在全國各地到處當地方官。

所到之處,政績卓越,百姓稱頌。留下的政績跟美名非常多,卻是兩袖清風,凡有不合正道的好處都不受取。

青州府志說他退休回家時,錢包裡沒錢,連糧缸裡也沒糧,清廉到幾近赤貧了。

他有一句名言傳世,說:「諂媚取寵於上,這是辜負君王;討好別人,這是辜負自己;

為自己的好處謀算,這是辜負別人。我這一輩子,可說是沒有辜負這三者。」

馮裕的人格、學問與政績,建立了馮家剛直清正、簡樸勤學的典範,子孫們以此家風,開始發跡。

馮裕的兒子裡,有兩個進士,一個舉人。

其中的馮惟重,是馮琦的祖父。

惟重三十四歲進士及第,但是隔年就客死異鄉,史書上說他有不納賄,詩文清奇的佳名。

但是實在走得太早,所以事蹟並不多。

惟重死時,兒子馮子履還不滿一歲。就是了凡故事裡那位解衣救人的馮琦父親。

這位馮子履與了凡是同一輩的,也是一個神童,四歲時媽媽蔣氏開始教他唸書,十三歲時中秀才,

每天可以背以萬字計的文章,下筆為文都不用起草稿,馬上就寫好。

有一次縣學的同學邀他喝酒,從晚上喝到日出。

媽媽知道他去喝酒沒回家,氣得一晚沒睡,天亮了不起床也不吃飯。

子履回家後看到媽媽這樣,跪在床邊懺悔,求媽媽原諒他。

他的兩個姊姊也一起陪他跪,媽媽才起床進食。

從此之後,子履就發奮讀書,不再玩鬧喝酒。

三十歲時進士登科,還沒當官,第一件事就是上書皇帝,

訴說母親蔣氏三十年來守寡,含辛茹苦教育他長大的事情。

明穆宗於是下詔表彰,為蔣氏立了牌坊。

子履任地方官時,政績也是以清廉愛民著稱。

與他祖父馮裕不一樣的地方是,他還身兼邊防的重任。

在他治理山西大同的任期內,韃靼與蒙聽到他的名字皆不敢進犯。

子履二十歲生馮琦,那時他未有舉人功名,確實是縣學的學生。

在時間點上,了凡的故事是對得上的。

馮琦的學問相當淵博,二十二歲入翰林院,到他四十六歲過勞死在任上。

一輩子為國家鞠躬盡瘁,盡心盡力。

馮琦是馮家第一個進入中央權力機構的官員,從史書的編修,

(他編了宋史紀事本末,這是了凡尊稱他為馮太史的原因。)

到官員的篩選,莫不費盡心思,以勤政公正與一絲不茍著稱。

他在吏部當輔官時,只要他查核的人才,考評與選任都相當公允確實,

上司吏部尚書李戴都不複查的。

為了皇帝治國有個準則,馮琦搜羅古今典籍,編寫了一個為政的工具書叫經濟類編,

可惜還沒編完就死了。

萬曆皇帝在明史是一個很微妙的皇帝,張居正死後,他翅膀硬了開始主政,就變樣了。

三十年不上朝怠政,其中有兩大案大家吵得不可開交,

一個是他想要廢太子改立愛子為太子。另一個是開徵礦稅。

礦稅案簡單說,就是以礦稅為名,巧立名目跟百姓加稅,不單指礦物而已,鹽業也包這裡面。

搞得中下階層的手工業者與一般老百姓民不聊生。

為了這兩案,明代許多大臣與皇帝對幹吵架幾十年,馮琦也在其中。

在立儲案裡,最後神宗妥協了,馮琦是關鍵影響人物之一。

史稱馮崎每次要上書請皇帝廢除礦稅,往往獨處一室,苦心冥思。

從早到晚不斷地思考要怎麼改寫,才能打動神宗,寫到面容憔悴都不休息。

他的奏書博古通今,言詞懇切感人,每次上書,人們都爭相要看。

礦稅到了神宗死後才被新皇帝廢除,神宗每每看完馮琦的上書,始終不改立場。

馮琦後來累到病重,神宗不準他退休,他就這樣死在任上。

當時了凡剛退休,也是差不多時間寫了家訓給兒子。ˉ

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 §

綜觀這幾個故事,其實會發現幾個相當有趣的事情。

1.每一家之所以能興旺,絕對不是他們作了一件善事造成的。

而是他們會作這樣的善事,顯現與反映了他們處世的心態。

這個心態是一輩子的,他們用這樣的心態,一輩子在過生活。

從祖父,父親,自己,甚至到兒子,莫不是如此。

第一代通常是最辛苦的,但是因為有第一代的努力,

日積月累,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即使沒有發在第一代,子孫繼續承接善德,

就會發在子孫。

發幾代,就看子孫的努力,如果一代代都是如此,

那就一直延續下去。後面還有幾個故事也是如此,

還有一個反例,更能證明這種德蔭的影響力。

2.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們都有幾個共同點:

正直、清廉、勤奮、善良。

當官的努力任事,沒當官的廣行善澤,或是教書,或是助人,

努力踏實地生活,一代一代地薪火相傳。

與其說他們是為了得到善果而善,不如說這樣的生活方式,是他們的人生價值觀。

傳統的儒家君子之流,學習的是聖賢之道,他們在努力實踐聖賢所說的道理。

講究的是我該做甚麼,不該做甚麼。該做的就努力做不要怕苦,不該做的就不能做,要抵抗誘惑。

看到人過得苦,起惻隱之心,推己及人。

自己不願意為自己謀好處,用道義主導自己的行為。

根本沒有想要得到回報,因為我作到是本來就應該的,作不到是過失,是不對的。

同時聖賢之教告訴他們,積善之家,必有餘慶,所以只要自己這樣作是對的,不必擔心,放心作就是了。

只要順著天道作,老天會站在他們這一邊,只怕自己偏離天道而已。

什麼改不改命的,不重要,老天自有安排。孟子說的修身以俟之,就是這個道理。

他們的善行是一種心態,一種責任,一種人生觀。

所以看到不公不義的事,會站出來講話與反對,不畏暴橫。

有機會站上高位時,盡力地為群眾謀福利,因為聖賢是這樣教他們的。

這樣的行善,才是發自內心的真誠,所以得到善報,這是只天道循環的自然現象罷了。

這些人物都是很值得我們敬仰的人。

3.了凡選的故事,全都圍繞著功名打轉。

楊榮與謝遷是位極人臣。楊家與馮家是世代高官。

因為了凡行善的目的,不是要發財求壽,他是要一展抱負,當官。

在這樣的心態下,還有當時的氛圍下,在科名上有展現,就是真正的成就。

我們可以說,廣大地累善福德,就是施恩於群體。

當這群體要償還這個恩澤給該人,該人或能為君為王,為官為將,

統領一方,有權力掌握與影響一個群體。

因此科名變成反映福澤發報的一個硬指標,這是有道理可尋的。

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亂搞,那就是把這些群體欠他的恩澤快速出清。

清得過頭了,變成罪孽,那就是禍及子孫,或是世世惡道償還,

為禽為畜,為奴為賤。

如果這個有影響力的人,不斷發揮正面影響力,那就是更是造福於群體,

群體要償於他的恩澤更多,發不在他,便發在子孫,直到子孫用盡為止。

古代說富不過三代,看看這些故事,當官要當超過三代,亦是何其難得。

寫這些故事,光是考證就花了我好幾天,

說真的,除了楊榮,謝遷。其他那些仁兄我都實在不認識。

他們可能只是某年榜單上的一個名字,要了解他們的故事,必須要翻找許多繁雜的史料,

比如他們的家譜,家鄉的地方志,詩作,與人通信的酬作,或是上書的奏摺。

除了林家粉團故事,其餘九個故事都確實有真人存在,而且都與了凡是同一時代的人物。

研究這九個故事,其實是在研究九個明代家族的故事,這些家族數代間的興與衰,

確實都可以從善惡之行為來佐證,正史都有紀錄可尋。

就算刪去了凡的故事,以這些人的人格,言行與努力,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亦能得到證實。

這以一個善書的品質來說是很難得的,許多善書的故事毫無根據,亂寫一通,

只為了勸善而誇大其詞,世間多見。

這些故事版友可以放心地宣講給他人聽,或是自行轉載他處,因為是真的故事。

然而我並非歷史專業出身,如果有錯漏之處,勢所難免,大錯應該不至於,

小細節出錯是有可能的,這些都要麻煩版友多多包含,不吝於指正,丹楓感激不盡。

相關文章

回應